中国7月稀土出口创新高藏着哪些秘密?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5年7月股市配资app官网,中国稀土出口量达5994.3吨,同比激增21.4%,创下今年1月实施限制措施以来的历史新高。1-7月累计出口38563.6吨,同比大增13.3%。在限制措施之下,出口量不降反升,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呢?
先看看都出口到哪些国家了。虽然目前没有7月单月详细的出口国家数据,但结合上半年情况能推测个大概。上半年,日本是中国稀土金属和合金的最大出口目的地,占比达58.3%;稀土氧化物出口目的地主要是美国和日本,占比分别为44.4%和30.3%;稀土化合物的出口目的地以荷兰、美国、中国台湾和日本为主,占比分别为26.4%、17%、16.6%和14.7%。7月,日本、美国、荷兰等大概率是主要出口对象。像美国,虽然自身有稀土矿山,但其核心加工能力弱,产业链不完整,2/3原矿还需送中国提纯,对中国稀土依赖程度高。6月,中国对美稀土磁体出口量达到353吨,同比激增660%,随着更多出口商获得许可证,7月对美稀土出口量也保持在较高水平。
再探讨下出口量为何大增。其一,政策松绑效应显现。4月中国对钐、钆、铽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,导致4-5月对美磁体出口骤降82%。但6月中美达成稀土贸易协议,出口许可证审批效率提升,6月对美磁体出口环比暴增660%,之前积压的订单集中释放;其二,全球新能源、机器人等领域快速发展,对稀土的刚性需求持续增长。特别是轻稀土(如镨、钕,在风电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不可或缺,出口一直保持高位;其三,美国对华关税“暂缓期”在8月到期,下游贸易商提前下单、集中出货,韩国同期出口亦同步加速,形成区域共振。
那么,稀土出口量创新高,是不是稳定中美贸易的重要筹码呢?从一定程度上看,确实具有这个作用。美国很多高科技产业,像军工、新能源汽车、电机等都依赖稀土,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,在稀土领域有很强的话语权。此前,在中美贸易摩擦中,中国对稀土出口进行管控,直接打击了美国的军工和高科技产业,比如,F-35生产线就曾因稀土短缺而面临停工。如今,中美在稀土贸易上达成协议,对稳定双边贸易关系有积极意义。
未来稀土出口还会有什么发展呢?一方面,全球对稀土的需求还会持续增长,随着新能源、AI等新兴产业发展,稀土作为关键原材料,市场前景广阔。另一方面,中国在稀土产业上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,从“资源出口”向“技术输出”转型。同时,我国也会进一步优化出口政策,在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的前提下,实现稀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出口。
最后,很多人关心稀土出口价格是不是也创新高了。实际上股市配资app官网,2025年1-7月,我国稀土出口金额累计比去年同期减少23.3%,出现了量增价跌的情况。这主要是因为全球稀土供应端持续收紧,但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民用领域稀土出口限制,市场竞争加剧,导致价格没有随着出口量增加而上升。不过,长期来看,随着稀土产业的不断优化升级,以及全球需求结构的变化,稀土价格也存在上升的可能性。
量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